掀开白藜芦醇的神秘面纱 – 对健康有益,但不要将其神话。

作为一名健康工作者,理应传播正确的科学健康知识,而不是扭曲事实,以偏盖全,混淆视听。 最近网上流传一篇《一种中国热销的保健品,却是来自美国的造假骗局》的文章(为方便记,下面叙述时将该文简为<热文> ), 这篇文章最初来自一位自称是香港的一名药剂师,后被广大的保健品公司同行引用, 这次更是请来国内“知名”的 丁香医生。 <热文> 用一种非常片面,简单粗暴,及不科学的方式,否定了白藜芦醇对人体的健康作用,并把推广此产品的国,内外公司尤其是国外公司斥为「跨国营销骗局」,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就其论点一一分析之,本着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不偏不倚,还白藜芦醇以清白,愿更多人从使用白藜芦醇产品中受益。  一)  1939 年,日本科学家高冈从植物白藜芦的根茎裡提取了一种物质,命名为白藜芦醇(Resveratrol)。20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葡萄中含有这种物质,后来人们发现虎杖、 花生、桑椹等植物中也含有这种成分。白藜芦醇属于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是许多种子植物包括葡萄和浆果在遇到不利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1980年代,日本学者开始了解这种物质的抗氧化效果以及可能的健康功效,但是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1990年,美国《健康》杂志的记者爱德华·多尼克(Edward Dolnick)指出:由于法国人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常喝红酒,使他们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远远低于美国人。接下来,CBS著名的电视节目《60分钟》报道了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塞尔日·雷诺(Serge Renaud)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个发现引起了英语国家人们的强烈兴趣。相关的研究指出葡萄酒中的单宁具有强有力的抗氧化作用。在多酚家族中,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是最活跃的。它具有防止血液凝块、消炎、促进血管扩张和抑制细菌繁殖等作用(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皮中,它在红葡萄酒中的含量要高于白葡萄酒) 。  如此看来,有关白藜芦醇的研究并非如<热文>所述“无人问津60年”。另一方面,一项科学发现,可能需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真正认证清楚, 而且这个过程也可能会有反复,白藜芦醇的研究过程亦是如此,虽然研究文献不少,但距离彻底弄清其原理还任重道远,需要各国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1600多年前,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内容,于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通过西方医学的方法,萃取出了对疟原虫有非常好抑制作用的青蒿素,给全球2亿多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  科学研究造假古今中外并不少见,2017年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还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至于美国康州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主任Dipak Kumar Das造假一事,纯粹是他个人为名利,地位着想,是其个人学术道德败坏的问题,并不能用来作为诋毁白藜芦醇的特性,生理功能的口实,也掩盖不了众多科学家做出的有关白藜芦醇的科学论断,愿各位消费者能认清事实,继续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投资。  (二)  <热文>指出,美国公司产品“它们是经非正规渠道进入了中国市场”,说明作者并不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018年2月9日在京出席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汪洋指出,跨境电商是当今互联网时代发展最为迅速的贸易方式。近年来,中国政府秉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协同共管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夯实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政策、健全风险防控,推动跨境电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电商发展之路。汪洋强调,跨境电商为更多国家、更多企业、更多群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撑。国际社会应以更前瞻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更协同的步调,促进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  如今,网上购物是一种再普通,正常不过的购物方式,没有人会认为非法而不接受。我们在“淘宝网”上购物,也会去国外的网站购物,比如eBay,亚马逊等,反之,外国人,华侨,华裔人士也会在淘宝网,京东网上购物,完全就是汪洋所指的跨境电商,何来非法之说?这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国政府备书,谁也无法阻挡。  (三)  <热文>称,“以上产品说明并没有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本产品不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任何疾病”。这些申明在美国生产的保健产品中是必须被注明的,否则不能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营养保健品的管理是采用和传统食品以及药品不一样的管理规定,FDA有责任对上市后的不安全的营养保健品采取行动。在美国的保健品公司都要向FDA提交成分内容供FDA检查鉴定对人体是否安全。也就是说FDA只保证某个产品是安全的,而对于其功效FDA不做认证。所以,美国公司生产的保健品都要在产品标签上注明这句话: These statements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his product is not intended to diagnose, treat, cure, or prevent any disease. 这恰恰说明,美国公司非常遵纪守法,本着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不夸大其词,仅仅提示对健康有益;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差异,保健产品的功效也是因人而异,而且产品多来自天然动植物提取,营养成分浓度不高,不具备明确的药理作用,说到底还是食品。唯如此说,并不能否认很多保健产品的成分兼有保健和治疗作用。比如,辅酶Q10到目前为止还是临床上治疗心脏疾患的药物。  (四)  <热文>中提到白藜芦醇的副作用问题,下面解释一下。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在做白藜芦醇健康研究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产品制剂:单纯白藜芦醇250mg/粒的粉末胶囊和SRT501为5g的液体悬浮液(白藜芦醇与其他化合物的复合剂),只在使用SRT501复合剂的人体中出现肾功能衰竭。葛兰素史克的研究人员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初步确定白藜芦醇在SRT501肾功能衰竭方面起到“极小的作用”,SRT501临床表现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及腹泻,被认为这或许间接导致了人体脱水从而产生了肾功能衰竭。也就是说,其中SRT501所含有的其他化合物因为肾毒性太强而导致公司放弃研究。 在另一则人体研究(为期29天)中发现,每天服用大剂量白藜芦醇2.5g到5.0g之间,可能产生轻度胃肠不适症状(包括恶心,胃肠胀气,腹部不适和腹泻,症状出现于开始服用的2到4天,并于摄入后30到60分钟产生)(1)。  一般保健产品中白藜芦醇的剂量为几十毫克(mg),保健用量一天50 ~150mg,远达不到引起胃肠不适的一天2500mg以上的量,因而不必担心服用白藜芦醇会对健康有损害。  (五)  <热文>中提到白藜芦醇产品在中国的宣传中被神化为「包治百病」,不否认可能国内有人做了一点夸大其辞的宣传,这完全与公司的宗旨背道而驰。在公司的官网上,仅仅强调,白藜芦醇为功效强大的综合水果独特配方,宛如富含抗氧化剂的强力发电厂,多种成分共同运作,对抗氧化压力。  自由基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活性分子(氧化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具有调节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细胞生长、抑制病毒和细菌的作用。外界环境中的阳光辐射、空气污染、吸烟、农药,食物等都会使人体产生更多活性氧自由基。人类文明活动还在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制造着更多的自由基。骤然增加的自由基,早已超过了人以及生命所能正常保持平衡的标准,人类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

Loading